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团队做客光明网
光明网1月10日讯(记者 张蕃 蔡琳)今天下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团队代表——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周铁研究员、容波研究员等做客光明网,与广大网友畅谈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实践。
此次获奖的“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项目团队由罗宏杰、周铁、容波、韩向娜、房强、黄晓、张秉坚、姜标、王春燕、李伟东组成,包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6家完成单位。
获奖团队在人民大会堂留影
上海大学教授罗宏杰(左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周铁(左三)、容波(右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韩向娜(左一)在光明日报社前合影
专家参观光明网人工智能实验室(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上海大学教授罗宏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容波与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杨谷等合影(光明网记者 张佳兴/摄)
在长期埋藏环境下,我国地下藏有的海量文物巳大多百病缠身、弱不禁风,难以经受出土瞬间的环境急剧变化,极易导致劣化甚至损毁。因此,文物出土时的第一时间抢救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集“临时固型提取”与“微环境屏蔽”为一体,不仅能满足我国不同季节、地区,不同种类文物的抢救性保护需求,还可以临时提高文物的力学强度,保证文物的发掘提取及安全运输,且不影响文物的后续保护工作。
目前,此项技术已推广应用到以秦始皇兵马俑遗址、海昏侯墓及南海一号沉船为代表的我国65处重要考古发掘工地,抢救了2000余件脆弱性文物及珍惜化石,为考古现场抢救性保护脆弱性文物以及珍惜化石,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引领了国际同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罗宏杰教授接受光明网视频访谈(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容波研究员接受光明网视频访谈(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本文网址:http://www.shlzwl.cn/a/zixun/wangluotuiguang/2020/0812/17708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网络推广]成都向东 投资金堂正当时 2019金堂县城市品牌营销推广活动在内江
- [网络推广]五莲县农业产业强镇工作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 [网络推广]人身险电子化回访正式在全国推广 与电话回访具有同等效力
- [网络推广]蔡奇调研西城区一整天,要求坚定树牢“红墙意识”,全力服务保障
- [网络推广]2020宁夏西吉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聘农技员招募5人公告
- [网络推广]企云在线与南方网通强强联手共赢未来做全网营销领军企业!
- [网络推广]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长期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 [网络推广]鍖椾含甯傞珮鎷涘綍鍙栦簬8鏈
- [网络推广]2019第五届中国PPP发展(融资)论坛在郑州举行
- [网络推广]盐城市举办5G网络建设和推广应用招商推介会
网友评论: